玩游戏,刷视频,本质就是因为无聊,内心空虚,所以容易向外求,但是获得的却是短暂的快乐,为了不断获得快乐,缓解无聊,就需要不断获得刺激,以为这样就可以缓解无聊,结果会陷入无聊的无底洞,甚至无法自拔,也不想从中抽离出来,因为无聊让人痛苦。
从想法上来看,想法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是否喜欢看书。
有人会觉得阅读很多书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也就是没有用,有的父母也不会重视阅读,只是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父母意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也就不会想去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对于以前的我来说,我不知道看书的意义是什么,即寻找不到对我来说有什么用,简单来说就是不知道有什么好处。
一般来说,只要有什么能让人感到快乐有趣,就很愿意去做,反之,什么让人感到不快乐,甚至感到无聊枯燥,就不会愿意去做。
我是一看书就觉得很枯燥,看不下去,也看不懂,然后有时候会犯困,就不想看书了,所以买来的书基本上看了一点点就会闲置,要么就是连塑封都不拆。觉得犯困可能是身体原因,因为气血不足,容易感到累,所以在看书的时候也会想别的事情,注意力也不集中,对看书自然也不会产生兴趣。
从基因遗传上来看的话,我觉得爱不爱看书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如果父母不爱看书,没有阅读的习惯,他们的子女也有可能不爱看书,如果父母其中一人喜欢看书,那么子女或许会遗传到父母其中一人,或许爱看书,或许不爱看书。
我的一个朋友很喜欢看书,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问过才知道她的爸爸很喜欢看书,也有喜欢看书的哥哥。
反观我的家庭,我爸确实看书,看过一些中医的书,但他更喜欢看电子小说,我妈是不喜欢看书的,而我姐遗传到了我爸,她也特别喜欢看电子小说。
学生时期我也看小说,就是言情小说,还有青春文学,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书籍我也是不喜欢看的,但是当我意识到言情小说除了能调动我的情绪,容易将我带入书中的人物,总是让我充满着幻想的时候,我发觉不能继续看下去,会对大脑不好,总是沉浸在幻想中。曾经也有朋友说过,言情小说看多了,对大脑不好。这也是为什么我曾经被朋友说现实一点,别把脑子看坏了,我那个时候完全没办法理解到底什么是现实,我觉得我就生活在现实当中了啊,怎么就不现实了?
后来才知道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美好梦境中,以至于对我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庆幸的是,最终还是醒悟了过来,只不过醒悟的比较晚,但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停止去思考自己心中的疑问,也可能是在停下来的时间里有了可以好好思考的间隙吧。
从习惯培养上来看,一个人爱不爱看书可能会跟父母从小的培养阅读习惯有关。
如果父母从很小的时候就没有重视孩子的阅读,没有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而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养成了玩耍的习惯,对玩上瘾,基本上长大了就比较难培养阅读习惯了。
之前租住在一个房东家的时候,她家的孙子就很喜欢玩,但是每次做作业经常被他妈妈打骂,因为声音特别大,所以非常清晰,可见,孩子的习惯是要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的,过了某些黄金期,后面再来培养,就比较难了。
如果自己不以身作则,在孩子阅读、学习的时候玩手机,刷视频,打游戏,对于孩子的习惯培养更是不利,自己都不能做孩子的好榜样,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呢?
我觉得自己可能就是从小没有培养阅读习惯,父母那个时候没有很重视阅读,压根不会想着去买书给孩子看,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那个时候考虑更多的是生存,哪会有别的心思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以上,就是我思考出来的我以前不爱看书的4个综合原因,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我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你要问我,看书到底有没有什么用,或者说看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我没法回答,关于开始阅读,深知自己的无知,心中也有很多疑问,希望自己不断地去探索,去思考,去和作者对话,去寻找那模糊的答案。
持续不断寻找,答案自然涌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