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老姜不辣888,(https://xueqiu.com/7295532505/307858560)
自从1992年大学毕业参与A股市场,到现在有32年,老姜算是老股民了。
入市的前10年,非专职炒股,同时也没有资本,盈亏都掀不起大风浪,虽然经历了1994年的上证325点和1999年的519行情,但总体上属于小打小闹和积累投资经验。
直到2006年那一波波澜壮阔的股权分置改革。
2003年开始,入职北京一家早期的二级市场私募机构,专门从事二级市场投资。2006年与团队一起挖掘出两只一年十倍股:天津港和海螺水泥,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看图:
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的除权因素,这两只股票都是妥妥的走了一年半的大牛市,均有10倍的累计涨幅。虽然个人的股市资金参与了其中的大部分上涨过程,但本金有限。公司当然是大赚特赚,但当时公司的激励机制并没有充分市场化,所以个人受益不多。
因为海螺水泥的因素,老姜有机会顺道去调研了2006年刚借壳上市的中鼎股份(两家公司均发源于安徽省内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宣城市下属的县级宁国市)。当时,由于地处偏僻,加上老板低调,中鼎股份乏人问津,股价严重低估。向公司推荐,同样没被接纳,估计是因为当时是世纪性大牛市,到处都是大牛股的缘故吧。于是,老姜只能以仅有的些许个人资金参与了一些,半年多的时间,赚了十倍,如下图:
2007年大牛市结束后,老姜个人经历了海外游历和回国创业的过程。尽管所创业的公司就是直接从事二级市场(A股)投资的投资公司,但从2008年到2015年基本上是回落整理,股票市场大的趋势性机会并不多,更不用提10倍股了。
到2015年-2016年的快牛期间,虽然有所斩获,但资金牛市环境下,鱼龙混杂,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挖掘出基本面支撑的大牛股。
2016年6月开始,市场又陷入了长达四年的深度调整,直到2020年中,老姜才遇到了投资生涯中的第四只一年十倍股阳光电源——希望这不是A股的最后一只。
照理说,人生黄金阶段的30年遇到四只一年(或一年半)十倍股应该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但很遗憾,老姜并没有。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原因:
1. 前三只十倍股(天津港、海螺水泥和中鼎股份)的出现时间过于集中(2006.03-2007.10),而那个阶段个人资金本来就捉襟见肘,还处于为别人打工的状态。而且,那时候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也不完善,比如,券商还没有开展后来的融资融券业务。
2. 第四只十倍股阳光电源被发现时(2020年8月),老姜参与股市的资金并不宽裕,所以初期是配置性的参与,直到阳光电源在当年三季报公布出现净利润断层才大幅加仓,这时候已经是30元以上的股价了。虽然后来拿到了180元也有五倍涨幅,但高位并没有及时显著减仓,并一直持有到现在。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阳光电源的股价回撤很深,尽管近期反弹强劲,但距离高点还有一段距离。中间也阶段性运用了券商融资业务,增加了一些头寸(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赌性没有年轻时那么强了),但总体上来说除了给券商贡献业绩外,对个人的收益帮助并不大。
3. 风口出牛股: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刚加入WTO,中美关系处于蜜月期,中国连年出口大幅增长,带动港口业务不断超预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2006年的港口行业、建材行业和以出口为导向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无疑是当时的风口,天津港、海螺水泥和中鼎股份这三只股票均为相关行业的龙头公司,理应享有估值扩张的最大弹性。2020年以来,风光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性产业转型的持续热点,逆变器行业门槛高于其他新能源子行业,行业发展空间巨大,阳光电源这样的龙头公司自然会被资本发现和追捧。
4. 上述四只股票中,老姜都有充分的调研,对基本面有十足把握,这是二级市场重仓投资的基础。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其中的三只股票都出自老姜的老家安徽。老姜一直认为,股性有如人性,安徽人主导的上市公司总体上让人放心,加上安徽的当前产业布局正处于产业转型的风口(新能源、电动车、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大方向上,投资安徽的股票错不了。
对老姜来说,整体市场性的快牛行情往往很难把握,还不如研究到位个股的慢牛行情。对投资组合的终极收益而言,时间的广度与累积涨幅同样重要,几只一年十倍股还不如一两只十年十倍股。希望在未来的投资生涯中,有机会持有这样的十年十倍股,慢牛比快牛好。
当然,假设时光再来,进入职场初期没有任何资本基础的老姜更愿意在年轻的时候更多地运用杠杆,对心仪的股票多一些投资,也许有机会更早地实现财务自由。爱拼才会赢,而年轻本身就是拼的本钱。
可惜,人生没有假设。
上述投资回顾和个人思考,供各位球友参考!祝愿球友们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十年十倍股,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十年十倍# #一年十倍# #牛市来了#
$阳光电源(SZ300274)$ $中鼎股份(SZ000887)$ $海螺水泥(SH600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