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号选手 王 菲

参赛宣言:医路漫漫,不忘初心

病例题目:守望相助,从心出发——一例胸科手术的麻醉病例分享

患者入室时既有烦躁不安,完善的镇痛可以避免术后苏醒期的烦躁发生。盐酸氢吗啡酮是纯μ受体的激动剂,起效快,10~15分钟迅速起效,血药浓度稳定。手术结束前15分钟静脉注射盐酸氢吗啡酮10μg/kg,可以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痛觉过敏,且不良反应少。

捷足先登 岂止于快

点评 容俊芳教授

这是一例青壮年咯血的常规病例,整体演讲引人入胜,但是病例当中缺乏患者的临床诊断,病例总结中还可以增加围术期处理的要点和可待改进的内容。

褚海辰教授提问:饱胃急诊患者采取头高位还是头低位诱导?

王菲:饱胃但无反流患者采取头高位诱导,反流患者采取头低位诱导,及时吸引分泌物。

2

2号选手 万甜甜

参赛宣言:我为每一位患者尽责,每一位患者因我而安

病例题目:幻影神针与镜中洞天——快通道麻醉之肩关节镜日间手术

快通道的要素包括诱导快平稳、清醒快、苏醒质量高以及应激损伤少。本例老年患者肩关节镜日间手术采用了全凭静脉复合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后路肩胛上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术中采取限制性液体策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大于基础值的80%,保护脆弱脏器功能;术毕给予昂丹司琼4mg+氟比洛芬酯50mg,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在麻醉恢复室(PACU)拔除喉罩,转入病房。

康荣田教授提问:选手演讲过程十分流畅,可视喉罩的使用是病例的亮点,请问日间手术患者应当如何进行术前评估?贵院如何定义日间手术概念?

万甜甜:日间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若有特殊情况,则不应该超过48小时。住院患者入院后由外科医生评估是否可以进行日间手术(禁食禁饮时间),若符合日间手术适应证,则电话告知麻醉科,由麻醉科医师进行术前访视和评估。

于金贵教授提问:该病例的围麻醉期管理比较到位,选手也详细介绍了老年患者日间手术以及肩关节镜手术本身的麻醉管理要点(防止稀释性低钠血症以及加重心脏负担)。该病例如何实施限制性液体策略?如何预防痛觉过敏?

万甜甜:该患者术中一共输注晶体液、胶体液共800ml,循环稳定,并未给予过多血管活性药物。为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我们在术前进行了神经阻滞,减少疼痛与应激反应,术毕给予氟比洛芬酯进行镇痛衔接。

3

3号选手 李晓云

参赛宣言:麻无止境,醉在其中

病例题目:肥胖患者行快通道麻醉一例

病例小结

肥胖患者的麻醉难点在于困难气道、拔管困难以及麻醉药物用量不明确等,该例患者在清醒镇静表麻下进行了气管插管,术中选择了短时效的全麻药+局麻药;采取肺保护通气策略,并给予呼气末正压(PEEP);全麻药物在复合神经阻滞及气道表麻的前提下均按瘦体重给药,在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循环监测指导全麻药物用量;在术毕完全清醒后再拔出气管导管。

捷足先登 岂止于快

点评 王秀丽教授

建议该患者在术前进行多学科评估,麻醉科医师在了解手术关键步骤对麻醉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以及麻醉药物。

张宗旺教授提问:患者术中血糖是何水平?术后镇痛采取了哪些镇痛方法?

李晓云:患者术中血糖处于7~9mmol/L水平,并未进行特殊处理;术后疼痛评分较低,麻醉科医师根据术后随访情况进行病房镇痛。

4

4号选手 王晓燕

参赛宣言:麻醉,为你千千万万遍

病例题目:无痛超声支气管镜肺组织检查一例

一位老年肿瘤患者需行无痛超声支气管镜下的肺组织检查,相比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该检查定位更加困难、手术时间更长、刺激强度更大。麻醉科医师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1%利多卡因2ml),并进行环甲膜穿刺;术中给予静脉麻醉,丙泊酚60mg静注后配制2mg/(kg·h)持续泵注,阿芬太尼缓慢匀速推注600μg后持续泵注0.2μg/(kg·min);患者苏醒快速平稳,20分钟后可步行至病房。

容俊芳教授提问:若患者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时紧急大出血,麻醉科医生如何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抢救?

王晓燕:手术中应当保证患者完全无体动,以减少出血风险,若出血量较大,住院医生应及时呼叫上级医生,必要时转气管插管处理。

褚海辰教授提问:在进行喉上神经阻滞时,是否担心两侧声带松弛,影响患者呼吸?

王晓燕:住院医生会在上级医生的带领下进行操作,并且主要阻滞喉上神经的内侧支,与喉返神经距离较远,对呼吸抑制的顾虑不大。

5

5号选手 贺恬怡

参赛宣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病例题目:右肾癌并发下腔静脉瘤栓根治术——一例快通道麻醉处理策略

病例小结

该例患者术前主要需关注下腔静脉瘤栓、呼吸道哮喘的问题,术前应进行雾化吸入,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左侧卧位游离器官时注意血气分析,防止出现肺栓塞;夹闭下腔静脉后根据心输出量限制液体输入,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中心静脉压(CVP)在低限值,防止下腔静脉开放后回心血量骤增导致心衰及肺水肿;术中应防止出现大出血,可备用自体血回输;开放下腔静脉后若容量超负荷,应给予呋塞米降低前负荷。

康荣田教授提问:对于既往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术中及术后还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哮喘发作?

贺恬怡:插管过程需防范气道痉挛的发生,插管完成后可给予沙丁胺醇;此类患者术中分泌物多,需注意吸引;另外还需要备用氨茶碱及激素类抢救药物。

于金贵教授提问:该病例较为复杂,麻醉风险高,对于此类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患者,以促进快速康复为理念的麻醉方式及措施有哪些?麻醉方案与镇痛方案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贺恬怡:术中该患者也使用了盐酸戊乙奎醚、短效类激素药物,术中一般情况较好,并未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除此以外,此类患者还可以给予右美托咪定等抗炎抗应激的药物、通过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6

6号选手 曹珑璐

参赛宣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病例题目:胸腔镜下纵膈肿物切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一例

病例小结

老年患者手术围术期需关注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脏器功能保护;精准的液体治疗,避免液体超负荷;进行完善的围术期镇痛。此例纵膈肿瘤患者采取了全身麻醉+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术中采取肺保护通气策略,小潮气量间断膨肺;以每搏变异度(SVV)及心脏指数(CI)指导目标液体导向治疗;术后给予布托啡诺8mg+甲氧氯普胺3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

王秀丽教授提问:该患者气管插管时需注意哪些问题?气道管理有哪些要点?

曹珑璐:患者气管插管时可能发生气道压迫、呼吸道梗阻、痰液淤积等问题,因此我们采取了双腔支气管插管,固定后在纤支镜引导下进行充分吸痰,术中采取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张宗旺教授提问: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史,术前用药有哪些?冠心病患者的吸入氧浓度应维持在什么范围内?

曹珑璐:患者平素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血压维持稳定;长期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钙片,术前心内科会诊建议可以进行手术。该冠心病患者术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入氧浓度(60%~80%),在单肺通气下可维持90%以上的脉搏血氧饱和度。

03

大会总结

王月兰教授:疫情并未影响我们的学术交流与讨论,本次比赛中6位选手淡定自如,紧扣主题进行了病例汇报;青年医生们不仅关注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也关注了患者的远期转归,体现了围术期医学理念;点评专家的提问、点评非常认真尽责,再次感谢鲁冀两地麻醉专家的参与。

容俊芳教授:本次比赛中的6位选手表现突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评委专家们的点评一针见血,给青年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04

颁奖仪式

捷足先登 岂止于快

一等奖

2号选手 万甜甜

捷足先登 岂止于快

二等奖

4号选手 王晓燕

3号选手 李晓云

捷足先登 岂止于快

三等奖

5号选手 贺恬怡

6号选手 曹珑璐

1号选手 王 菲

(本平台与麻醉眼界公众号同步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