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塔门 塔门
这个时代,几乎任何情绪都可以用「笑」来表达。
根据统一码联盟(Unicode Consortium)的统计,「笑哭」仍然是 2021 年全球使用最多的表情符号。
如今,幽默成了一项基本技能,而「哈」成了情绪货币。当代年轻人的常态是,内里「emo」,但终究都要「hahahahaha」。越来越多的事,都可以通过「笑死」来敷衍。同样是对生活中的不满,以前是「愤青」,现在都成了「笑青」。曾经让人握紧拳头的事情,现在这代年轻人,会用段子、喜剧、脱口秀来调侃和消解它。
「笑」的社会功能被无限放大,人们也更愿意通过喜剧来宣泄情绪。根据娱乐数据平台云合数据的统计,网络综艺霸屏榜年榜中,喜剧综艺在 TOP 10 中占了三席。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麻文琦专注喜剧研究超过 20 年,他认为,现代人在「内卷」和「自我」的冲突下,可能是历史上感受最不自由的一代人,而短视频、脱口秀、综艺里的段子,能够让人在几分钟之内立刻把情绪宣泄掉。换言之,短、平、快的喜剧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
在这样的需求下,「喜剧人」也早已摆脱了传统戏曲中画着花脸的丑角形象,一个好的喜剧人,往往也是一个能洞察现代社会的聪明人。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情绪、概念都爆棚的时代,而喜剧人看起来可以游刃有余地消化这些概念,把它们变成笑点。
2021 年,中国喜剧有哪些变化?我们找到了一些关键词。
喜剧成了一种「城市纪实文学」
现在的中文世界,存在一个喜剧公式:
最受欢迎的喜剧=年轻人+真实+生活小难题+难以摆脱的弱点
人均 996,至少占着一个弱势身份(社畜、乙方、女性),有一个离谱老板,自己沉迷互联网,租房、恐婚(至少向往婚姻的很少),多少有些「缺陷」(社恐、抑郁、强迫性熬夜、不好看、色盲色弱),(但性别观念总是正确)。竞演类喜剧综艺不断根据公式炮制出脍炙人口的吐槽段子、流行词,以及「喜剧人」。
喜剧描述的对象,已经从早年小品针对的公共场域,伸展到了私人生活。作家淡豹认为,脱口秀是城市小人物叙事。在脱口秀演员这里,中国崛起的「史诗性经验」,对称的是新到达巨型城市的小人物的「卑微者经验」。
几乎每一季《脱口秀大会》都会出产「城市穷人」的形象。何广智在第三季时住在地铁终点站,月入 1500 元。另一名选手邱瑞,「在大城市穷得特别具体」、住「钻石房户型」,因为整个房间像边角料一样,找不到一个直角。
2020 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63.89%。城市扩张中的焦虑、孤独、自我意识的落差、人际关系的淡漠、不确定性、贫穷等等,也都成为人们需要自行解决的异常状态。
为了理解这种状态,黄渤习惯了乘地铁,甚至研究出了挡脸姿势。《脱口秀大会4》的冠军周奇墨说的则是,喜剧演员不要跻身上流社会。
最好笑的喜剧背后,都是「21世纪小阴暗面」
你可以在最近的喜剧综艺里看到一种现象:不是所有节目和演员都积极、“有正能量”。在绝大多数综艺都想让你笑的情况下,有的喜剧节目开始让观众哭,哭完了破涕为笑、或者边笑边哭。也就是说,喜剧的层次更丰富了。
BBC 有一篇文章《21 世纪喜剧的阴暗面》提出,如今大火的电视喜剧,通常不仅仅是搞笑,笑声伴随着更高的情感元素,经常和悲伤、羞耻、上瘾、腐败、精神疾病以及关于生命意义的存在主义问题并存。
卫报在 2016 年称,喜剧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悲伤喜剧(sadcom)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已经从克服悲伤的励志故事,过渡到了人们努力与悲伤共处的故事。
换句话说,忧郁不必消失。比如 Louis C.K. 的单口喜剧、《马男波杰克》《伦敦生活》,以及 2021 年疫情下 vlog 式的《十万个怎么做》,既真实有趣,又真实悲伤。
只不过,悲伤似乎也不能太真实,而是要处在一个虚构的安全区。当脱口秀演员 Rock 在台上讲了自己的抑郁症时,大家都不太敢笑。
喜剧在努力「不搞笑」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每个节目在正式录制前,都要经过几遍展演,根据观众反应调整演出。我们问演员蒋易,观众爱笑什么,他说,「展演中常常因为忘词和一些舞台事故让观众大笑,这也说明,观众喜欢真的」。
演员和观众的关系是自然、平等的。蒋易说,其实自己不太喜欢「搞笑」这个词儿,笑不应该被「搞」出来,总感觉,「搞」这个词儿像是一种很努力在咯吱观众笑的感觉。
脱口秀演员杨波在观众领会自己的笑点之后,笑了一次场,他说自己是故意的,这样能很快拉近关系。
“让他们做个人吧,那已经够有意思了”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编剧于奥说:以前我们觉得演得太认真就不出彩,后来发现,认真就是最好笑的。认认真真干一件蠢事,就很可爱、没有攻击力。演得太用力了,就会变得油腻。
《喜剧这回事》一书也说:喜剧中最大的错误,是太过用力地让角色变得有趣。让他们做个人吧,那已经够有意思了。
被尊重,或者被添加后期
喜剧演员的背后是节目组。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默剧演员王梓曾分享,在卫视娱乐节目表演的时候,用身体做出了一个泡泡的形状,结果节目组怕观众看不懂,后期涂上了卡通泡泡,还配上了声音。
而这档节目允许选手自己找搭档,找编剧,定场景。在无厘头作品《父亲的葬礼》上,一个非常无厘头的道具超过了舞台限高,演员说,节目组没问为啥、能不能不做,而是花了一些力气解决。
爽剧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作品以素描喜剧为主,英文名也是 Super Sketch Show。演员蒋诗萌介绍,素描喜剧,是一个短平快的东西,同样的东西它玩三番。
笑点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不铺垫、不绕弯,包袱直给,不费解。李诞在点评第一个素描喜剧作品时说:包袱给得太直接,很容易猜到下一句,有点像喜剧里的「爽剧」。
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夏莹说,「今天的喜剧电影近乎成为了新一代视觉文化的消费者难以接受的严肃文学」。一两个小时太长,时长在十分钟左右的素描喜剧可能会成为继脱口秀之后,新的流行喜剧形式。
鬼畜
B 站、抖音的内容逻辑开始渗透进喜剧。
在《如果先生不出山》的结尾有一段洗脑舞蹈:把自己之前出现的台词打碎,拼贴在一起。导师于和伟说是 rap,其他选手纠正,那是鬼畜。
这形成了一个闭环:喜剧小品鬼畜化,鬼畜又成为新喜剧元素。2018 年在 B 站上传的鬼畜「改革春风吹满地」,影响了一代人。
知乎用户@嗯啊行 分析,其中的歌词都很顺口,例如“不打针不吃药,就是坐着跟你唠”“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给猫当伴娘”“两脚离地了,病毒关闭了”“火辣辣的心火辣辣的情火辣辣的小辣椒透着心里红火辣辣的范老师请你多批评”——「这些作品其实早就把词写好了,就等人来唱。」
热搜
2021 年 5 月,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从 1994 年至 2004 年,共播出 10 季)六位主演重聚。
曾为《我爱我家》《泰囧》和春晚小品做过编剧的束焕,在 2021 年的一次编剧行业峰会上说,在很多策划会上资方会提要求,能不能写一个具有时效性和话题性的东西,要紧追当下的痛点、痒点。
「(按这个逻辑)如果现在把(《老友记》)这么一个策划案放到甲方的办公桌上,肯定是被否掉的,因为没有任何的亮点,它的故事一句话就能说完:一个公寓楼里 6 个朋友的生活。而且人设和人物关系平平无奇,这么一个东西现在看来是没有亮点的。」
但另一方面,用话题拔高立意,也可能是在掩盖硬伤。束焕说,(这样做)都是想利用这样的亮点,来解决最终这部戏水准的问题。
目前的喜剧,大多以社会议题,而不是具体的梗出圈,而最多使用的话题就是性别——毕竟这是目前最有流量的话题。喜剧们也在试图造出下一个「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
陷阱
蒋易、李栋、陈天明的「刘关张」组合,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提出了「陷阱喜剧」的说法,也就是整个表演都是一个陷阱,假装有一件事很重要(比如请诸葛亮出山),但是实际上根本不重要。表演完,他们向观众「道歉」,「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蒋易说,道歉其实都是认真的,「我们常常觉得看了我们的作品确实浪费了时间,但这也是我们这一次创作陷阱喜剧的初衷,因为我们就希望观众看我们的作品是轻松愉快的,不用思考什么复杂的人生哲理,你就开开心心的看着三个人给你“闹”就好了,这一刻你放松了,笑了就是最大意义。」
作 者 | 钟宛彤
编 辑 | 王朝靖
封 面 | ins@naomiandersonsubryan
题 图 | ins@marc.majewski
插 图 | ins@samislandart
优酷:2021-2022优酷文化跨年: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IwMjUyOTY2OA
中读:喜剧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即时性:https://ny.zdline.cn/h5/article/detail.do?artId=142572
No laughing matter: the rise of the TV ‘sadcom':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16/oct/11/bbc3-fleabag-louie-girls-transparent-master-of-none-sadcom
The dark side of 21st Century TV comedy:https://www.bbc.com/culture/article/20211103-the-dark-side-of-21st-century-tv-comedy
淡豹:脱口秀——城市里的小人物叙事:https://new.qq.com/omn/20201222/20201222A04RKM00.html
夏莹:脱口秀,走向综艺化还是时评化?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51454.htm
新京报:编剧束焕:在喜剧创作中,什么样的坑我都掉过: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2209680614958.html
【一席】王梓:我是一个默剧演员,这是我第一次在台上说这么多话: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b411i7ch?from=search&seid=6014908562109683353&spm_id_from=333.337.0.0
金融专业毕业后,为什么我选择给蔡明葛优写段子?:那個NG:在二倍速时代,逗你一笑有多难?[美]史蒂夫·卡普兰:喜剧这回事,陈易之译,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年。
Edinburgh festival: The 100 best jokes from this year:https://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comedy/features/edinburgh-festival-the-100-best-jokes-from-this-year-8069963.html
谈谈你最喜欢的喜剧是哪一段?
原标题:《这个时代,管你笑哭笑不活,笑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