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目前分为“传统高考”和“新高考”两种模式,最大差别就在选考方式上。
🌟 传统高考(“3+文综”模式):
这是老一套了,大多数80、90后当年经历的高考方式——语文、数学(文)、外语 + 文综。
文综是一张试卷,考三门课:历史、地理、政治。它像一场马拉松,一张试卷180分钟,要在三门知识中来回切换。
优点:复习模式成熟、节奏统一,老师带得顺,家长也懂。
缺点:三门一起上阵,时间压力大、强度高,发挥失误可能拖全科后腿。
优点:复习模式成熟、节奏统一,老师带得顺,家长也懂。
缺点:三门一起上阵,时间压力大、强度高,发挥失误可能拖全科后腿。
🔄 新高考(“3+1+2”或“3+3”模式):
这几年,北京、浙江、广东、山东等地都开始实行新高考。不同省有细节差异,但大体分两类:
“3+1+2”模式:
选历史=走文科路线,选物理=走理科方向,文理分界线就在这门“首选”上。
“3+1+2”模式:
选历史=走文科路线,选物理=走理科方向,文理分界线就在这门“首选”上。
3门必考:语文、数学、外语
1门首选:历史或物理(二选一)
2门再选: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任选两门
3门必考:语文、数学、外语
1门首选:历史或物理(二选一)
2门再选: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任选两门
“3+3”模式:
更灵活,但也更烧脑,选科不慎直接影响你能报的专业范围。
3门必考+任意3门选考
没有“首选”限制,选了历史但也能选化学或生物
3门必考+任意3门选考
没有“首选”限制,选了历史但也能选化学或生物
看看现实:哪些科目适合文科生?
特别提醒一点:如果你是文科生,千万别只选政治、地理,落下历史,那你在专业选择上会受限。因为现在很多学校默认“选历史=文科”。
别小看“选科”这一步,真能改变命运
你选的这几门,直接决定你能报什么专业。比如:
你选了历史+政治+地理,那你基本锁定的是文史、法学、教育、新闻类专业;
你选了历史+生物+地理,可能还能尝试走环境科学、心理学、甚至医学类(部分学校接受);
如果没选历史,那很多文科专业就与你无缘了,连中文、新闻都不好报。
你选了历史+政治+地理,那你基本锁定的是文史、法学、教育、新闻类专业;
你选了历史+生物+地理,可能还能尝试走环境科学、心理学、甚至医学类(部分学校接受);
如果没选历史,那很多文科专业就与你无缘了,连中文、新闻都不好报。
现在的高考,不是单靠分数决定一切,而是靠你选的这些科目**“拼图”出一条能走得通的路**。
选科,不是拼运气,是拼认知
说到底,不论你在哪个省,不管是传统模式还是新高考,语数外是基础,选考才是分水岭。你不必非得跟风选热门科目,也别想着走捷径。“最适合自己的搭配,才是最值钱的组合”。
给几个建议给犹豫的你:
看兴趣,你学哪门课最来劲?哪门最有成就感?
看优势,你在哪门课成绩稳定?有没有一学就会的那种感觉?
看未来,你打算学啥专业?有目标学校没?这些都得看清楚专业对选科的要求。
看兴趣,你学哪门课最来劲?哪门最有成就感?
看优势,你在哪门课成绩稳定?有没有一学就会的那种感觉?
看未来,你打算学啥专业?有目标学校没?这些都得看清楚专业对选科的要求。
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
选文科,不是因为理科太难,而是你更擅长文字、逻辑和表达。
选历史,也不是为了少背几个公式,而是你对社会、对人、对国家有自己的理解。
高考是一场关于“选择”的长跑,别把它当成谁跑得快,而要看谁方向对。
把眼光放长一点,选对路,比跑得快更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